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体坛快讯

当前位置: 体坛快讯 > 赛事预测 > 文章页

藏不住啦!我们的老师好厉害!

时间:2024-09-17 04:17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7 次
澎湃,澎湃新闻,澎湃新闻网,新闻与思想,澎湃是植根于中国上海的时政思想类互联网平台,以最活跃的原创新闻与最冷静的思想分析为两翼,是互联网技术创新与新闻价值传承的结合体,致力于问答式新闻与新闻追踪功能的实践。

一支粉笔,他们用博学和大爱书写风采。两袖清风,他们用踏实和信念诉说奉献。三尺讲台,他们用激情和朝气创造未来。在我们身边,从不缺少以苦为乐、甘于奉献的好老师。他们用点滴行动,一次次擦亮教师的职业名片;在我们每个人成长的路途上,都曾驻留老师的身影,他们深深刻印在我们心中,成为随时可以唤醒的记忆。

今天,让我们关注淄博高新区的优秀教师代表,一起了解他们,听听他们的故事,感受榜样的力量。

高新区第六小学教师 于克军

在淄博高新区,坚守着一位乡村教育的守护者——于克军老师,一位以赤子之心默默耕耘教育田野的中共党员。怀揣着对教育的无限热爱,于克军于1982年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台,成为一名矢志不渝的教育工作者。四十二载春秋更替,他不仅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变迁,更以自己的青春与汗水,书写了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育人篇章。他说:“教书42年,我最骄傲和自豪的就是,用心做教育,一直在路上!”

在于克军的世界里,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对教育事业最质朴的热爱与忠诚。而他的工作远不止于三尺讲台之上,课余之时,他更是主动踏出校门,深入学生家庭,以真诚的心意与家长促膝长谈,共同探索最适合孩子成长的教育之路。

42年来,于克军走遍了学校所辖乡村社区,走进了众多学生家庭。凡是初次家访,他都会向家长递上印有自己所有联系方式的“家校连心卡”。小小卡片,是他态度的诚恳与自信,打动着每一位初次见面的家长。于克军的家访基本都是双休日、节假日的点对点家访,离他家较近的学生家也需要单程五六公里,最远也是去的最多的两个村庄单程近15公里,家访一个学生的行程在10到30公里。42年来,于克军家访的学生远超千人次,家访总行程完成了两个长征。

走进学生家庭,于克军接触了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1年前他认识了一个男孩,母子二人相依为命,母亲患有精神病。二年级了,这个男孩字不会写,题不会算,更不交作业。第一次去看望他,是一个春节前的2月1日,门窗没有玻璃,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出于“帮孩子成人”的朴素情感,这个孩子从此就成了于克军心中割舍不下的牵挂,经常带着学习生活用品去看看孩子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一次,于克军送给孩子一本字帖,孩子说:“老师,我不会写字呀。”于克军说:“不会写就比着描、比着画,会描会画就比不会强。”孩子开始写字帖,写完一本于克军就再送一本。慢慢地,孩子会写字、认字以后,于克军就开始引导他读书、摘抄、写日记。短短四年时间,这个孩子写字帖40多本,做摘抄、写日记十几万字,写满大作文本十多本。仅给孩子送字帖、摘抄、日记本,于克军就花费了六七百元。而这个孩子练就的一手好字,更让于克军深感欣慰。

仅在近几年,于克军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10余名,花费资金6万余元。他用自己的故事证明真正的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触碰与灵魂的唤醒。

如今,由于年龄的原因,于克军即将离开自己奋斗一生、热爱一生的讲台,他心里唯一割舍不下的就是那些喜欢的孩子们。他说:“即使我退了、老了,只要还能走得出去,我将永不停止家访的脚步。我也希望与更多的同事、同仁携手,在家访的路上,用爱心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更广阔、灿烂的天空。”

高新区实验中学党委书记

高新区教体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

陈传智

他曾在淄博市实验中学工作了14年,教了6届高三,先后教出过一个省第一、两个省第二、两个市第一。2020年8月,他成为高新区实验中学校长。

上任伊始,他提出了:“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升高新区实验中学美誉度”的工作思路。他说:“我们确立了‘办温暖的教育、实施触动灵魂的教育’的办学理念,就是学校领导对中层好,中层对老师好,老师对学生好,学生好了家长就高兴,家长就夸老师好、学校好,形成爱的良性循环。”

他广泛联系社会各界,竭尽全力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平均每年救助困难师生100余人。他曾自嘲:“校长就是化缘大师,要放下架子,撇下面子。”他和班子成员一家一家的上门给爱心企业送锦旗,上书:您被一万个孩子评为最有爱心的企业家。企业家激动说:“做了这么多年好事,头一回感觉沉甸甸的。”

为了留住生源,他连续四年到片区内的小学给他们的领导、老师、家长讲实验中学的办学理念、教育理念。每年都邀请小学的孩子和家长到实验中学参加小升初研学,四年来作了60多场报告。每到招生季,他带领老师们挨个给片区内的孩子家长打电话,宣传学校,很多时候都上家里做工作。

说服别人的孩子来上学,首先自己得相信自己。

2022年9月,他的大儿子要小升初了。他决定让儿子到离家22公里的实验中学上学。家人不支持。“你早晨7点到校,孩子早上就得跟你6点20出门,下午你得等着学生、老师都走了才能走,到家都得晚上7点多,工作还这么忙,你能保证按时接送吗?”

他说:“实验中学有一批好老师,教学水平高,责任心强,能够把别人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孩子,至于其它困难都可以克服。”

他是陈传智,来了高新区就是高新区人。如今,优质生源开始回流,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实验中学。他说:“我将继续以实干作笔,以奋斗为墨,为高新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和智慧,让高新区的老百姓切实感受到:好学校就在家门口!”

高新区第三小学

党支部书记、校长 张爱玲

从一名普通的语文教师,到精于学术的教研员,再到一所普通农村小学的校长,现任高新区第三小学校长的张爱玲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深耕语文31载,她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语文教师素养大赛荣获一等奖,被评为“山东省语文教学能手”“淄博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淄博市教学能手”“淄博市技术岗位能手”“淄博市教育创新人物”等20余项省市级荣誉称号,执教省市级公开课30余节......

“课堂,永远是我的最爱。每当我站在讲台上,就陡然觉得自己的目光变得异常澄澈,因为出现在那目光里的是一个个稚嫩的孩童,是一双双崇敬的眼睛。所以我常常对自己说,认真,再认真些;细心,再细心些。”张爱玲在札记上写下的这段话,深深的诠释了她对语文教学的痴迷和热爱。

一位优秀的教师,不仅是教学的行家,更是科研的先锋。就拿孩子们最头疼的事——作文来说,张爱玲所教的班级的孩子们却常常说,作文一点儿也不难,因为张老师有“秘方”。而这些秘方,就来源于她长期不懈地研究。张爱玲不仅通读了各种作文教学的资料,而且深度研究了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接受能力,在班级中开展了“情境式作文”“游戏化作文”的尝试,激发孩子们写作的兴趣……她所教班级的学生文章多次在《创新作文》《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等全国、省级刊物上发表,学校和家长们好评如潮。

反思教学,她硕果累累,《在陌生化中探寻童诗教学新路径》等数十篇、十几万字的文章发表于《人民教育》《语文建设》《山东教育》等报刊杂志。她的教学随笔集——《一路馨香》、主持编著的小学语文养读课程系列专著等已经结集出版。

2015年8月,她以高层次人才被成功引入高新区教体中心,作为语文教研员,着力推动语文主题式教研、订单式教研,带领全区数百名语文教师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快速提高其专业素养。搭建全区各层次教师成长平台,完善了教学能手、优质课、教师素养大赛、教学论坛等一系列制度,一大批骨干教师迅速成长起来。

2022年,张爱玲调入第三小学担任校长,开始了新时代乡村学校的高质量研究。她带领全体教师立足于课堂,深入钻研“教-学-评一致性”课堂;立足于红色德育的研究,初步建构起“五正三评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短短两年的时间,学校获得山东省阳光大课间展评一等奖,被评为山东省教育评价改革项目学校,荣获山东省书香校园、淄博市首批红色文化传承示范校等近二十项省市级称号。

无论何时,张爱玲总是坚守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秉承着“铁杵磨成针”的钻研精神,恪尽教书育人职业操守,走出了一条“生本情趣”的特色语文教学之路,趟出了一条新时代的高质量办学之路。

高新区第一中学教师 张海蓉

她扎根教坛16载,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引领孩子们爱上学习,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毕业生;她用爱和鼓励温暖人心,让迷茫的孩子走出阴霾;她在病魔面前不低头,勇挑中考重担,以顽强拼搏的精神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路,她就是高新区第一中学老师—张海蓉。

自2008年参加工作以来,张海蓉一直担任中学语文教学工作,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勤奋努力,成绩卓著,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先后获得山东省优课一等奖、淄博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淄博市第八届骨干教师、高新区优质课一等奖、高新区教学能手、高新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教育教学中,张海蓉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处处关心他们、帮助他们,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学和管理始终受到学生的欢迎。十几年来,她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不断演绎着不变的爱心。有时她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她把爱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严厉,体现在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她用自己的爱,赢得了历届学生的敬重,成就了美好的师生关系。

自担任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以来,带领本组教师钻研业务,探讨新课程改革,改变教育教学理念,认真开展各种教研活动,组织集体备课,张海蓉发挥了学科带头人的作用,热心指导年轻教师,经常听课、评课,给予指点,使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倾其心血把自己的每个学生培养成才。带着这份理想,张海蓉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就美丽的语文课堂,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教育家精神。

高新区实验幼儿园教师 郝帅

他曾是一名武警战士,现在是一名幼儿教师。

每当他讲起部队的故事,孩子们都听得出奇地认真。他意识到,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从娃娃抓起。他找来《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等相关绘本故事,录制成音频发送到家长群中,起名“红苗故事电台”。红苗电台一经播出,很快受到了孩子、家长们的喜爱。

有多喜爱?一天夜里11点半,姝彤妈妈给发来一条消息。她说,姝彤非常喜欢红苗故事,即便是出远门旅游,睡觉前仍会搂着手机听故事。

爱国的种子,在这一刻发芽。

其实讲红苗故事,是一个累并快乐的过程,一个故事音频看似简短,其实从录制到剪辑是一个非常繁杂的过程。有时下班回家晚了,他坐在座椅上剪故事会经常睡着,有一次妻子把他叫起来说:“这么晚了,非得今天晚上剪完?”他说:“必须剪完,因为明天孩子们还等着听新故事呢。”

在实验幼儿园,孩子们最喜欢扮演解放军。升旗仪式上,孩子们争相饰演革命英雄;日常生活中,孩子们像解放军一样整理卫生。孩子们对家国之爱、对军人崇敬的热烈,让他前进不止。

他是郝帅,一名普通的幼儿教师。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在实验幼儿园大家庭的全力支持下,在高新区教育蓬勃发展的教育滋养中,郝帅站上了齐鲁幼师之星的舞台,获得了“齐鲁幼师之星”的荣誉称号。

他说:“未来,我会继续潜心耕耘,呵护未来,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高新区实验中学教师 巩加路

教育援藏是淄博市援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2022年7月,巩加路被选拔作为淄博市第十批援藏干部,进入日喀则市齐鲁高中工作,担任学校教务主任。三年援藏工作时间已经两年,巩加路尽职尽责倾情奉献,时刻不忘自己肩上的重任,随时提醒自己代表的是淄博人民的教育形象,切实做到了不辱使命、不负重托,秉承老西藏精神,用实际行动履行援藏誓言,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初到西藏,高原缺氧让巩加路无法睡眠,他就利用安静的晚上时间写教案,准备备考专题讲座,直至凌晨两点,这已经成为习惯。他的文章《日喀则的那一抹月光》登上山东省学习强国平台。参与了淄博援藏管理组组织的“认领一个文具包,点亮昂仁孩子微心愿”的网上爱心捐款活动;捐款给贫困藏族体育生购买跑鞋和营养品;将日喀则市教育局奖励自己的五千元奖金捐赠学校,助力藏族学生广泛阅读图书杂志。

援藏两年是巩加路融入西藏教育、潜心钻研、服务齐鲁高中的两年,也是他加强自身修养、自我反思、自我提升的两年。2023年1月被山东省援藏干部中心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4月被聘为日喀则市化学教研员;9月被淄博市教育局授予“选树表扬教师”;11月被自治区教育厅聘为自治区化学工作坊成员;12月被西藏自治区教育厅授予“自治区骨干教师称号”,2024年1月精品课《氧化还原的应用》遴选教育部级优课,同月西藏自治区中小学教师评审委员会通过了他的正高级职称申请。2024年5月被授予“日喀则市教研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荣誉和成绩的取得是肯定,也是激励。在接下来的最后一年援藏工作中,巩加路将一如既往的遵守援藏纪律,发挥传帮带作用,擦亮淄博援藏的品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倾力实现援藏誓言。

高新区第一小学副校长 王爱玲

她毕业于中等师范学校,总感觉自己“没学够”。1996年参加工作以来,她抓住一切机会进修学习,先后取得了大专、本科学历、还攻读取得文学硕士学位。即使已经担任了副校长,她还是“没学够”,她说:“一定得学,虽然我已经四十四岁了,但我至少还要教十几年书呢,不学怎么行?”

她爱读书,文学名著使她更具文采,哲史类的书使她更通透,教育类的书使她更具智慧。“读而优则写”,她为一百本童书写了书评,编撰成十几万字的《孩子们喜欢的100本童书》供家长和孩子选择借鉴,出版专著《小学中高年级共读共写指导书》《跟着经典童书共读共写》《主题诗嗨起来》等十余本;她还是一名儿童诗人, 2019年获得了“冰心儿童文学家”称号,两本儿童诗,分别入选江西省教育厅“暑期读好书”推荐书目, “建国七十周年百本儿童诗集”系列丛书;她创立的“诗立方”儿童诗品牌,先后荣获淄博市德育品牌、淄博市首批优秀读书社团,被推荐参评省优秀校本课程评比。

她的学生们先后荣获“山东省首届青少年泰山奖”“冰心儿童青少年文学奖”“上海好童诗奖”“小李渔童诗奖”等奖项,有的孩子在她的引领下作品还登上《诗刊》。全班一多半同学在《全国优秀作文选》《意林》《作文指导报》各大报刊发表作文、童谣童诗100余篇,她的学生好厉害。著名诗人、儿童诗文学泰斗王宜振老师说:“带孩子爱上读诗写诗,靠的不是说教,而是贴心的引导和陪伴,爱玲老师做到了!”

她当校长也很厉害。2010年,她担任一所农村学校的教学副校长,与新任校长一起规划,带青年教师一起外出开眼界,和青年干部一起扎扎实实的练课堂,做课题。三年后,学校被评为高新区办学水平先进学校,学校语文教研组被评为淄博市优秀教研组,2名教师荣获淄博市优质课一等奖。她带领的赵育慷、张筱婷、王震等青年老师先后荣获淄博市名师候选人,淄博市骨干教师、区教学能手等荣誉称号,两名团队成员被遴选为其他学校的业务校长,成员多次出示省、市公开课并荣获市区优质课评比一等奖,十几名教师被评为淄博市、高新区教学新秀。学校科研课题从无到有,先后立项结题省级课题2个,市级课题5个,区级课题几十个。学校教学成绩稳步提升,年年学科质量检测均名列前茅,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社会、家长高度的认可。

高新区初中地理教研员 王雪艳

她,睿智而温和,课堂语言精准凝练,让学生在枯燥繁琐的知识中感受到学习乐趣;她,亲切而包容,善待每一个同学,关心每一个学生;她,每一个微笑,每一次教诲,都能让学生感受到直抵心灵的温暖和爱心。她就是淄博高新区初中地理教研员,山东省兼职教研员、高级教师王雪艳。

2007年8月至2022年9月,王雪艳任教于先创区高阳中学,先后担任班主任、级部主任、教科室主任、教务主任,在17年的一线教学经历中有14年耕耘在学业水平考试年级;2022年通过考试选拔,成为高新区教研室初中地理教研员,全面负责教研室初中部各项工作和初中地理教研工作。

多年的执教生涯中,王雪艳先后获得淄博市教学能手,淄博市优质课一等奖、淄博市优秀科技教师、临淄区学科带头人、临淄区教学能手、临淄区优秀教师、临淄优秀班主任、临淄区工作成绩突出少先队工作者、临淄区骨干教师、临淄区优秀青年教师、临淄区三八红旗手等称号。多次执教国家级、省级、市级公开课或经验交流。在《地理教学》《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发表论文多篇,参与撰写《初中文综合单元课程整合的实践研究》《黄河文化》等著作,参与省级课题研究5项,主持市级课题研究1项,参与市级课题研究2项。

在一线教学时带领学生开展学科科技活动和研学实践活动,王雪艳先后在山东省“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学习展示活动(研学实践课例)、山东省学科核心素养实践课堂评选活动、淄博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淄博市“电子制作”“奇迹创意”科普系列活动竞赛等活动中获得一二等奖,开发的齐文化研学课程获得淄博市首批优秀研学旅行课程,在山东省第五届研学实践教育活动暨首届研学指导师培训活动中做专题发言。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在王雪艳眼中,教研工作不仅仅是一份职业,更是实现教育理想的平台。也正是这份热爱,让她在工作中不断突破自我,积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努力将最前沿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入到实际工作中,使得他们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大潮中勇往直前,成为教育创新的“引路人”。

高新区第一中学教师 王新章

一位体育教师,凭借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爱和对教育理想的执着追求,用体育精神引领着学生们以体树人,完成了孩子们的精神塑造。他是淄博高新区第一中学体育老师王新章。从事体育教育三十余年,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的教育理念,王新章坚守一线,因材施教,把一名普通体育教师对教书育人的理想和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发挥到了极致。他所教学生有的进入到国家队为国争光,有的进入到省专业队,还有很多学生通过体育特长考入高中、大学。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王新章时刻不忘体育育人的使命,用体育精神完成了学生的价值观塑造,让学生们变得更加自信、勇敢、坚韧,学会了面对困难时不退缩、不放弃,懂得了团队协作、共同进步。三十年来,王新章基本没有休息过一个完整的周六、周日、节假日,这些时间都无私的奉献给了求知若渴的同学们。在从教期间先后获得“淄博市学习型职工先进个人”“淄博市业余训练先进个人”“淄博市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淄博市体育联赛田径比赛优秀教练员”“淄博市中学生运动会突出贡献个人”“淄博市第二届三人制篮球优秀裁判员”等二十多项荣誉。

学生的花样年华,正是王新章的花样事业。“择一事”是信念与信仰,“终一生”是责任与坚守。作为一名普通的体育教师,一生择一事,一事守一生,他将继续奋斗,用自己的教学力量成就更多学生精彩的人生,看到孩子们成长成才,是他毕生无悔的选择。

淄博科学城实验中学

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 马明新

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校园,马明新已经站在校门口迎接他的学生们……

2023年8月份,时任淄博柳泉中学党委委员、副校长马明新接到通知,集团要与高新区进行集团化办学,9月份,马明新来到淄博柳泉中学教育集团科学城实验中学,任职党支部书记、执行校长,科学城实验中学正式投入使用。

作为淄博集团化办学的重要力量,一年来,科学城实验中学在党建品牌、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学生发展、家校共育等方面取得优异成绩,得到了上级部门、社会和家长的充分肯定和广泛认可。2023年学校入选淄博市智慧校园,马明新入选淄博市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荣获淄博市“提效争先”榜样、淄博市教育“首席数据信息官”荣誉称号。

“今天的饭菜怎么样?合不合口味?”“校长,你做饭怎么样啊?”午餐时间,在学校食堂,会经常看到马明新坐在一堆学生中间,边吃边聊,时不时欢声笑语。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师生关系对学生成长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学校把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亲子关系和家校关系作为重要工作。

为实现打造一所快乐幸福校园的办学目标,马明新坚守教育集团“六共原则”和“爱与欣赏”的教育理念,打造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家校关系。而要解决这样的关系,最核心的就是爱与欣赏的教育理念,以及爱与欣赏教育理念下形成的学校文化。“我们就要求我们的干部要爱与欣赏老师,让老师幸福,老师要爱与欣赏我们的学生,让学生快乐。同时,我们还要求,全校的教职工要爱与欣赏家长,让家长对我们的学校工作满意。”马明新介绍道。在淄博科学城实验中学,每一个孩子都是站在了学校的正中央。

教育就是一个灵魂推动一个灵魂。也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在教育这条平凡而伟大的道路上,马明新从一个普通的教师蜕变为一名年轻的校长,始终心怀莘莘学子,不忘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勇挑教育改革创新的重担,用爱与欣赏温暖每一个孩子。

原标题:《藏不住啦!我们的老师好厉害!》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09-19 09:09 最后登录:2024-09-19 09:09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