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体坛快讯

当前位置: 体坛快讯 > 历史赛事 > 文章页

期市高质量脚印,有这样一种记录……

时间:2024-10-01 13:47来源: 作者:admin 点击: 28 次
证券时报,证券时报网,由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是证券市场权威信息披露媒体,也是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信息披露平台。提供全天候7*24小时财经证券类资讯,内容丰富,包括时报快讯、股市新闻、财经资讯、基金净值、债券、期货、上市公司公告等,为用户提供全方位、最新鲜的财经信息。打造了“信披168”综合服务专区,资

风雨同舟,与期市同频共振

期货日报几乎完整见证了中国期货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三十年来,期货日报与中国期货市场风雨同舟,同呼吸、共命运,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服务期货行业。市场低迷、信心缺失时,旗帜鲜明地为行业鼓与呼,加油鼓劲、正面引导;针对市场热点敏感问题,及时解读政策、澄清谬误,发挥舆论“稳定器”作用,为期货市场的稳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1997年8月1日开始,针对交易所、期货经营机构数量过多及上市合约重复等影响市场发展的重大问题,期货导报推出“期货市场结构调整系列谈”专栏。该专栏刊发的20篇专题讨论文章,为期货市场第二轮清理整顿打下了舆论基础。

2003年5月,针对期货市场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少数社会媒体对期货市场的不实和错误报道,期货日报组织了“关于期市的思考”系列报道,引导业内外人士正确认识期货市场的功能。

2004年11月,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因参与石油衍生品交易巨亏5.54亿美元的消息传出后,引发市场极大关注。期货日报及时发声,刊发《“场内”还是“场外” 并不是问题》《制度约束下的“短板”效应》等文章,对“中航油事件”展开富有建设性的讨论与反思。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当年国庆长假后,国内期货市场出现所有品种全线跌停行情,市场面临整体系统性风险。期货日报及时组织多方位报道,稳定市场情绪,引导投资者理性操作。

2015年注定是中国股市难忘的一年,从6月15日到8月26日,沪指累计跌幅高达45%。在此背景下,阴谋论、金融工具做空论等各种论调大行其道。期货日报通过客观、理性、专业的报道,积极为期货市场发声,增强市场信心,共同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2016年4 月,部分商品期货品种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交易出现过热情况,一些不恰当的声音再度袭扰期市。与此同时,监管层采取一系列措施抑制过度投机,维护市场运行秩序。期货日报推出“期市热点之‘今日时评’”等报道,呼吁理性客观看待期市。

2020年2月,受新冠疫情暴发影响,春节后首个交易日期货市场出现极端行情,商品期货不少品种开盘跌停。期货日报通过新闻报道、评论等多种形式进行分析解读,安抚市场情绪,提醒投资者避免恐慌、理性对待。

2022年3月初,海外镍市出现“逼空”行情,伦敦金属交易所(LME)罕见叫停伦镍交易,市场停摆与极端价格冲击全球镍市场运行,中企青山集团也牵涉其中,引发广泛关注。期货日报推出特别报道,透视伦镍事件,反思LME市场机制为何失灵,建言提升我国大宗商品定价能力。

见证成长,期市迈向高质量发展

期货日报诞生于我国期货市场第一次清理整顿初期,经历和见证了期货市场从清理整顿到规范发展再到创新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

从《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实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施行,从多头分散监管到“五位一体”监管体系建立,从保留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到形成商品与金融、期货与期权、场内与场外、境内与境外的衍生品市场体系,从期货公司单一经纪业务到业务多元化综合化……30年来,期货日报的新闻报道事业史,可以说是一部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建设实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期货市场蹄疾步稳,在品种和工具丰富、法治体系建设、国际化、服务实体经济和国家战略、行业机构综合实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目前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格局正在形成。

从0到1 法治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

期货市场是一个规则导向的市场,对于法治建设有着极强的本能动力和内在渴求。早在30年前,期货日报在创刊之初就把目光投注在我国期货市场法治建设上。

1994年9月20日至22日,期货交易法(草案)首次研讨会在京举行,时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主任委员柳随年、时任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董辅礽、期货交易法起草组部分成员、国务院期货管理部门和期货界有关人士参加了会议。1994年9月26日《期货导报》创刊,在头版头条就这次会议刊发了《中国加快期货立法进程》的新闻报道,并特别指出,出席期货交易法(草案)首次研讨会的代表达成“加快期货立法步伐,是保证我国期货市场健康发展的首要任务”的共识。

期货日报一直关注期货市场的法治建设,通过消息通讯、人物专访、新闻述评、专题版面、“律师台”、“期货法苑”专栏等形式,凝聚全市场的力量,为期货市场法治建设建言献策。

1999年9月1日,《期货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及其四个实施细则《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管理办法》《期货业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办法》《期货经纪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之后顺应市场发展要求和形势又多次修订。

在期货和衍生品法正式实施前,以《期货交易管理条例》为核心、《期货交易所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为主体、期货交易所和中国期货业协会制定的自律管理规则为补充的制度规范体系,为期货市场健康发展提供了健康、有序的环境。

从2013年10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期货法列入立法规划,到同年12月全国人大财经委成立期货法起草组,再到2020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制定期货法,此间,期货法(草案)数易其稿,国家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期货法制定工作。期货日报完整记录了这一进程。

2022年4月2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会议闭幕后,期货日报第一时间独家专访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详细讲述了期货和衍生品法的突破和意义,一起回顾了期货和衍生品法的“前世今生”,并推出了期货和衍生品法系列述评文章。

期货和衍生品法的颁布实施,让期货和衍生品市场有了根本大法,使期货市场稳健快速和高质量发展有了高位阶的法治保障。

“五位一体”监管体系展示“中国智慧”

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强化监管是期货市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从监管制度来看,我国期货市场经历了由“多头分散”到“集中统一”的监管历程。早期,期货市场主要由相关行业部委和地方政府分头监管。1993年11月,国务院授权中国证监会作为期货市场的行政管理部门。1998年,明确中国证监会对期货市场进行集中统一监管。2000年12月,中国期货业协会成立,充分发挥了行业自律管理的职能。2006年成立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保证金安全和市场运行从此有了“电子眼”。我国期货市场由此形成了证监会、派出机构、期货交易所、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和中国期货业协会“五位一体”的期货监管体系。随着“五位一体”监管体系的不断完善,监管效能持续提升,为期货市场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2008年“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以及后来的“负油价”“伦镍风波”中,中国期货市场成功化解了相关系统性风险,市场参与主体没有出现大的风险事件,充分诠释了中国期货市场监管的优越性。中国首创的期货市场“五位一体监管体系”也由此吸引了全球金融监管机构的目光。

长期以来,我国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运行质量不断提高,服务实体功能显著发挥,违法违规案件得到及时有效查处,从未发生大的市场运行风险事件,有力展示了期货监管的“中国智慧”。

深耕厚植期货市场蓬勃发展

1990年10月12日,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以现货远期合同交易起步,逐步引入期货交易。1993年5月28日在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功运行的基础上,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标准化期货合约。

1993年2月2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

1999年5月4日,由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商品交易所、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合并组成的上海期货交易所试营运。

2001年3月,国家“十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

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稳步发展期货市场,逐步推出新商品期货品种,把期货公司建设成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金融企业。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成立。

2010年4月16日,沪深300股指期货在中金所上市。

2013年11月22日,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成立。

2017年3月31日,我国首个商品期权——豆粕期权在大商所挂牌交易,标志着我国商品衍生品市场体系建设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2018年3月26日,我国首个国际化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上市。

2021年4月19日,广州期货交易所成立。

…………

截至2024年9月,随着铅、镍、锡和氧化铝期权上市交易,我国期货和期权上市品种数量达到141个。其中,商品类120个(商品期货71个、期权49个),金融类20个(金融期货8个、金融期权12个),指数类1个[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品种覆盖了农业、工业、航运、金融等国民经济主要领域,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更多衍生工具,有效满足了实体产业贸易定价和风险管理的需要。

2018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先后推出了原油、20号胶、低硫燃料油、国际铜期货和棕榈油、原油期权等国际化品种,并在铁矿石、PTA、棕榈油、菜油期货等品种上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随着国际化品种交易的日益活跃,境外交易者参与度持续提升,价格有效性也得到市场的广泛认可,成为境内外企业跨境贸易定价的重要参考。

2024年以来,我国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期货市场资金总量总体震荡上行,历经两个季度震荡之后,4月以来重回上升通道,稳定在1.6万亿元左右。截至2024年5月底,期货市场资金总量1.64万亿元。产业客户参与度进一步提升,各类中长期资金持续积极参与期货市场。期货市场客户总量、质量稳步提升。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全市场有效客户总数233万个,创历史新高。境外客户总数相比五年前增长近5倍。期货市场交易者结构持续改善。截至2024年6月末,全市场机构交易者的客户数、成交量及持仓量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加139%、188%和358%,个人交易者上述三项的增长率分别为65%、68%和197%,机构交易者的增速明显高于个人交易者。

境外业务、风险管理业务、资管业务潜力巨大

21世纪以来,伴随着期货市场规范发展和创新发展,期货公司由单一的经纪业务逐步发展为期货经纪、投资咨询、资产管理、风险管理、基金销售等多元业务体系,期货行业的综合实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显著提升。

2011年初,《期货公司期货投资咨询业务试行办法》发布。随后首批14家期货公司获批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标志着期货业正式告别单一的期货经纪业务模式。

2012年7月,《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发布。同年年底,共有18家期货公司获得首批期货资产管理试点业务资格。

2012年12月,《期货公司设立子公司开展以风险管理服务为主的业务试点工作指引》发布。2013年3月20日,首批8家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获批注册。

2014年9月1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期货及衍生品行业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了今后一段时期推进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的总体原则和具体措施。次日,备受业界期待的首届期货创新大会——2014年期货经营机构创新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期货业由此正式迈入了创新发展阶段。

自2012年萌芽开始,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用最短的时间摸索成长,又用最快的速度调整方向,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行业特色的发展路径。截至2024年7月底,期货公司及其资管子公司私募产品规模为3376.98亿元。

截至2024年上半年,共有96家期货公司在中国期货业协会备案设立99家风险管理公司,合计净资产为437.12亿元。近些年来,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已经成为期货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其在实践中创新探索出的“保险+期货”、含权贸易等模式,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服务中小微企业稳产保供等的重要手段。

相比期货公司境内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国内期货公司早在2006年就“走出去”了。2006年,南华期货、格林大华期货、永安期货、广发期货、中国国际期货、金瑞期货等6家内地期货公司首批获准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截至2022年8月,共有23家境内期货公司在境外地区设立了26家一级子公司和30家二级子公司,其中香港分支机构数量占比超七成。近年来期货公司境外分支机构整体呈现出“金控平台式”的发展趋势,部分期货公司的境外业务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贡献力量。

2024年上半年相关数据显示,境外业务和风险管理业务已成为部分期货公司业绩逆势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

(责任编辑:)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 注册时间:2024-10-18 14:10 最后登录:2024-10-18 14:10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